多發性骨髓瘤

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源自漿細胞的惡性腫瘤,若單獨發生於某一軟組織或單一骨骼時,稱為漿細胞瘤(plasmacytoma) 但多數狀況下骨髓瘤細胞會蔓延到許多骨頭引起病痛,這時我們稱之為多發性骨髓瘤。臨床上常表現出骨骼的破壞、腎衰竭、貧血及高鈣血症。目前這個疾病雖仍無法治癒,但近年來不斷有新藥問世,因此不論在併發症的治療或疾病本身的治療都有相當多的進步。

目前並沒有特殊的原因被認為與多發性骨髓瘤有明確的關係,但暴露於過多的放射線或一些化學物質如甲苯、福馬林、染髮劑、塗料等有可能引發此疾病,至於遺傳方面則尚未有充足證據顯示那些染色體異常與此病有關。多發性骨髓瘤在台灣並不是一非常常見的癌症,在美國則佔所有惡性腫瘤之1%,其中以非洲裔之黑人較多,男性多於女性,發病率從五十歲以後隨年齡增加而增高,在美國平均發病年齡男性68歲,女性70歲,所以是一屬於好發於老年人的疾病。

20%的病人完全無症狀,僅是在一般常規檢查中無意發現,大部分病人則以各式症狀表現。最常見的症狀為骨頭疼痛,尤其是脊椎骨折或肋骨溶骨性病變造成的疼痛為多見。其他症狀包括貧血、高鈣血症、重複性感染及腎功能異常等。約60%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出現貧血症狀,此貧血起因於骨髓空間為骨髓瘤細胞所佔據,因此降低造血功能,而當腎功能惡化時貧血也將更進一步惡化。在新診斷的病人當中約有20%有高鈣血症,其成因主要是因為漸進性骨骼破壞使鈣離子游離出來,另外病人因骨頭痛不敢動而長期臥床,使得高鈣血症更厲害。當病人發生噁心、倦怠、神智異常、多尿、便秘時就要懷疑發生高鈣血症了。約有20%的病人在發病時就有腎衰竭現象,另有20%病人在疾病進行的過程中發生腎衰竭。其發生的原因為免疫球蛋白的輕鍵(Bence Jones protein)由腎絲球過濾後在腎小管內沉澱引起腎臟病變,而有時輕鍵在腎臟腎絲球,間質組織,血管周圍沉澱形成類澱粉樣病變也會破壞腎功能,另外高鈣血症、脫水,感染也是造成腎功能惡化的原因之一。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因正常的免疫球蛋白分泌不足、白血球減少、長期臥床不動以及化學治療會使得抵抗力降低,因此常會得到細菌、病毒及黴菌的感染。